無錫伯頓起重電機2019年2月17日續 效率是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重要考核指標,特別是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發布和實施后,效率的測定已成為各個電機廠家特別關注的話題。為了規范和統一,電機行業所也組織進行了一些相關的培訓,從試驗規范性的角度促進了試驗數據的客觀性。
對于不同的電機,所采用的方法不盡相同,也與各電機生產廠家配備的試驗設備有較大關系。
● 直接測定法。該方法直觀、簡單、相對精度也較高,但不利于對電機性能的具體分析和針對性地改進。
● 間接測定法,又稱為損耗分析法。該方法試驗項目較多,費時費力,還有較多的計算量,綜合精度要差一些,但它能顯示出決定電機效率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具體情況,從而便于對電機設計、工藝及制造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分析,并通過改進使電機性能達到要求或進一步提高。
● 通過簡單試驗后再利用理論計算的方法。該方法是在試驗設備配置不足時所用的方法,準確度最差。
目前絕大部分電機的技術條件中規定的效率限值都是要求使用損耗分析法進行效率確定。
GB/T 1032參考了IEC和NEMA有關標準,將三相異步電動機效率的確定方法進行了分類,并用代號表示。
A法——輸入-輸出法。通常僅限用于額定功率≤1kW或效率指標≤80%的電動機。
B法——輸入-輸出損耗分析法實測雜散損耗。對測量儀器儀表的準確度要求較高(一般要求不低于0.2級)。
C法——損耗分析間接法(回饋)實測雜散損耗。
E法——損耗分析法及實測雜散損耗。
E1法——損耗分析法推薦雜散損耗。
F法——等效電路法及實測雜散損耗。
F1法——等效電路法及推薦雜散損耗。
G法——降低電壓負載法及實測雜散損耗。
G1法——降低電壓負載法及推薦雜散損耗。
H法——圓圖計算法
A法被稱為“效率的直接測定法”,又常被稱為“輸入-輸出法”,因試驗時能直接得到求取效率的兩個數據——輸入電功率和輸出機械功率而得名。
B法被稱為“輸入-輸出損耗分析法”,是對電機進行效率認證(主要是考核高效電機的效率)時,要求采用的一種效率測試方法。GB18613中對效率的測試做出具體要求。
采用B法求取效率時,需在額定電壓和額定頻率下進行直接負載試驗和空載試驗取得若干組輸入電流、輸人功率、輸出功率(或轉矩)、轉速以及鐵心損耗和機械損耗值,再對有關試驗值進行相關修正(主要是對熱損耗的溫度修正和對輸出轉矩的修正)并求出修正后的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最后用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相比求出各試驗點的效率,并繪制效率與輸出功率的關系曲線,在該曲線上查取額定輸出功率時的效率值,即為“滿載效率”。
采用C法試驗時,用一臺同規格或不同規格但同步轉速與被試電動機相同、功率不小于被試電動機的其他三相異步電動機(被習慣稱為“陪試電機”)與被試電動機用聯軸器相聯結。被試電動機接額定頻率的電源;陪試電機接可變頻率的電源(其頻率至少在其額定值的90%-110%范圍內可調)。
試驗中,總會有一臺電機在以異步發電機狀態運行,其輸出的電能通過變頻電源(機組的或電子的)向電網或另一臺電機反饋。由此將此方法稱為“反饋法”。
該方法要求測定被試電動機的輸入電功率,用此功率減去各項損耗得出輸出功率,再用兩者之比求得效率。各項損耗的求取方法如下:
(1)鐵心損耗和機械損耗由電動機空載試驗求得。
(2)在規定溫度時定、轉子銅損耗確定方法同C法。
(3)負載雜散損耗的確定方法按下述規定:E法,應實測;E1法,應采用推薦值。
等效電路計算法,是根據電動機空載和堵轉試驗的部分數據,利用電機的等效電路中有關參數的關系來間接求取電動機效率和其他部分特性數據的方法,是間接求取三相異步電動機效率的方法之一。
本方法在因被試電機容量較大而試驗設備能力不足時被采用,當為了給電機控制系統提供某些參數(如變頻電源的控制參數設定)時,也可能借用此方法。
該測定法為“降低電壓負載法”,是間接測定效率的方法之一。在電源或負載能力不能進行滿壓滿負載試驗時采用。
該方法是通過繞組電阻、空載電流、空載輸入功率、堵轉電流、堵轉輸入功率等數據計算滿載效率和功率因數的方法。
|